学习“五个模范”要求,在行动中践行青春使命
各位团学干部、同学们:
“聚是一团火,散是满天星”。大家好!今天我们齐聚一堂,既是对阶段性工作的总结复盘,更是对未来团学会工作的再动员、再出发。首先,我要代表学校团委、中专部,向全体团学干部在学习、工作和集体活动中展现出的担当精神与进步成长表示充分肯定!
一、看见成长:在奋斗中积累青春底气
过去一阶段,我们看到了咱们团学集体与个人的显著进步:这些进步表现在:
1. 学习与自我管理的“向上姿态”
多数同学以“青年应有的奋斗模样”严格要求自己,课堂上专注投入、主动求知,课后认真规划学习任务,不少同学养成了规律作息与时间管理习惯,从“被动执行”走向“主动规划”,用自律书写着青春的扎实底色。
2. 团学工作与集体活动的“青春合力”
在班级文化建设、校园运动会、志愿服务等活动中,团学干部带头冲锋,同学们分工协作、默契配合:顶风雨,冒酷暑,有的主动承担后勤保障,有的在赛场上为集体荣誉全力拼搏……这些瞬间,不仅凝聚了团学会向心力,更展现了我校学生 “心有大我、肩有大任”的集体意识。
3. 自我突破与责任担当的“成长印记”
部分团学干部在处理突发任务、协调同学分歧时,逐渐褪去青涩,学会了冷静应对、主动沟通;许多同学在志愿服务中体会到“奉献即成长”,从“被服务者”转变为“服务他人”的行动者——这些细微的改变,正是共青团引领青年“在实践中长才干”的生动体现。
二、正视不足:在反思中找准前进方向
当然,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,对照“新时代好青年”的标准,对照团学组织“服务同学、引领成长”的使命,对照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共青团员提出的 “五个模范”
(一)做理想远大、信念坚定的模范
要求:牢记初心使命,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、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,始终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,在风浪考验中旗帜鲜明。
(二)做刻苦学习、锐意创新的模范
要求:珍惜学习时光,心无旁骛求知问学,打牢知识根基,提升专业素养;勇于突破传统思维,敢于在科技创新、实践探索中担当先锋,以“闯”的精神、“创”的劲头、“实”的作风,在新时代浪潮中贡献青春智慧。
(三)做敢于斗争、善于斗争的模范
要求: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,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,面对风险敢于挺身而出;增强斗争本领,提高应对复杂局面、驾驭风险挑战的能力,在改革发展一线、急难险重任务中磨砺意志、增长才干。
(四)做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的模范
要求:传承“党有号召、团有行动”的优良传统,摒弃“躺平”“佛系”心态,主动到基层一线和艰苦环境中锤炼品格,在乡村振兴、社会服务、抢险救灾等工作中冲锋在前,不计个人得失,甘于吃苦、乐于奉献。
(五)做崇德向善、严守纪律的模范
要求: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追求高尚品格;自觉遵守团内纪律和社会规范,保持清澈纯粹的精神境界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清澈的爱,只为中国”,争做社会风尚的引领者。
青年团员应以“五个模范”为行动准则,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我们仍有提升空间,这表现在:
1. 自我要求的“松紧差”:从“及格线”到“高标准”的距离
个别同学包括团学干部,对自身定位模糊,存在“躺平”心态:对待学习只求“及格就好”,对待工作任务敷衍了事,甚至在考勤、值日等小事上放松要求。作为团学骨干,我们更应明白:“严以律己”是成长的必修课,更是引领同学的底气所在。
2. 沟通协作的“中梗阻”: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团队共赢”的差距
在小组合作或部门联动中,有的同学习惯“独善其身”,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;有的干部在协调工作时“怕得罪人”,不敢直面问题,导致信息不畅、效率低下。团学组织的生命力在于“拧成一股绳”,如果沟通不畅、配合不紧,何谈服务同学、引领风尚?
3. 抗压能力的“薄弱点”:从“直面挑战”到“从容破局”的淬炼
面对考试压力、活动策划失误或同学不理解时,部分同学容易陷入焦虑、选择回避。但请记住:共青团培养的,从来不是“温室里的花朵”,而是“暴风雨中的海燕”。唯有在挫折中学会调整心态、主动求解,才能真正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三、锚定方向:在行动中践行青春使命
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寄语青年:“要立志做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。”结合团学工作实际,我对大家提三点要求:
1. 立大志、严律己:做“走在前”的榜样者
团学干部既是“学生”,更是“学生中的骨干”。
• 树标杆:每位干部要带头制定“成长计划书”,明确学业目标、工作责任与自我提升清单,拒绝“躺平”、远离“佛系”,用“我先上”“跟我来”的行动诠释担当。
• 守规则:严格遵守课堂纪律、考勤制度与团学工作规范,从按时值日、认真完成每一份策划案做起,以“小事见格局”的态度,为同学树立“靠谱”形象。
2. 善沟通、强协作:做“聚合力”的纽带者
团学组织的价值,在于把分散的力量凝聚成“一团火”。
• 会说话:在组织活动、处理矛盾时,多倾听同学诉求,少一些“命令式”口吻,多一些“商量式”沟通,用真诚赢得理解与支持。
• 会协作:部门之间要打破“壁垒”,主动分享资源、协同配合,比如文体部与宣传部联合策划活动宣传,实践部与学习部共建志愿服务与学业帮扶品牌——唯有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,才能让团学工作更有温度、更有影响力。
3. 敢担当、能抗压:做“破难题”的行动者
面对困难不退缩,是团学干部的必备品格。
• 敢碰硬:遇到同学不配合、任务推进难时,既要讲究方法(如提前调研需求、分层沟通引导),更要敢于“钉钉子”,不敷衍了事、不半途而废。
• 善总结:每次活动结束后,主动复盘“哪里做得好、哪里能改进”,把失败经验转化为成长养分。记住:每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,都是你超越自我的机会。
四、寄予希望:在逐梦中绽放青春光芒
1. 对个人:愿你“眼中有光、脚下有路”
希望每位同学,尤其是团学干部,始终牢记: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,而是用来奋斗的。愿你们在追求学业进步中磨砺心智,在服务同学中涵养情怀,在克服困难中锤炼本领,成为“站起来能说、坐下来能写、走出去能干”的全能型青年。
2. 对集体:愿我们“聚是一团火、散是满天星”
团学组织是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纽带,希望大家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:
• 强基础:夯实部门建设,完善工作机制,让每个团学小组都成为“战斗力单元”;
• 创品牌:围绕同学们的实际需求,策划更多“接地气、有实效”的活动(如学业加油站、心理互助小组、社区志愿服务等),让团学工作真正走进同学心里;
• 共成长:既要“比成绩、比能力”,更要“比奉献、比担当”,在良性竞争中互相成就,让整个团学集体成为“人人想干事、人人能干事、人人干成事”的温暖大家庭。
3. 对未来:愿我们“与时代同行、与祖国同向”
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,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,更应肩负“强国一代”的使命:
• 从现在起,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,把团学工作与学校中心任务结合,在日常学习中践行“严谨求实”,在服务奉献中传递“爱与责任”,让青春在“小事”中见精神,在“大局”中显担当。
各位同学,习近平总书记说:“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,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,撑起一片天。”今天,我们在团学工作中积累的每一次经验、克服的每一个困难、收获的每一份成长,都是在为未来“撑天”积蓄力量。愿我们始终以“赶考”的心态对待自己,以“服务”的姿态对待同学,以“奋进”的状态对待使命,让团学组织成为我们青春岁月中最闪亮的成长印记!
谢谢大家!
1. 政治引领:融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、团学组织的使命,强化讲话的思想高度与方向性。
2. 干部定位:突出团学干部“双重身份”(学生+骨干),强调“带头作用”与“服务意识”,将原稿件的“要求”转化为干部的具体行动准则。
3. 问题导向:针对原稿件中的“自我要求、沟通协作、抗压能力”问题,结合团学工作场景(如活动策划、部门联动、服务同学)具象化,增强针对性。
4. 情感共鸣:用“海燕”“小树”等比喻拉近与青年距离,既有要求的“硬度”,也有寄语的“温度”,符合大会讲话的激励性特点。
5. 闭环逻辑:从“肯定成绩→正视问题→明确要求→升华希望”,层层递进,既保留原稿件结构,又赋予团学工作的特殊使命与时代意义。